小學科學科
《2023 年施政報告》中,就進一步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提出開設小學科學科,以加強學生的科學及創意思維,並訂明於 2025/26 學年開始推行。
科學教育是本港學校課程的八個學習領域之一,協助學生建立穩固的科學知識基礎,培養科學素養。隨著科學及創新科技迅速發展,以及社會發展不斷變化,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方式亦有所改變,為配合學校課程的持續更新和 STEAM 教育的推展,小學科學教育亦需與時並進,使課程更配合學生需要和社會發展,以協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全港小學由 2025/26 學年起,須在小一及小四級推行小學科學科課程,並逐年循序推展至其他級別。如學校準備充足,亦可在 2024/25 學年試行小學科學科課程的內容。
小學科學科課程的推行
過渡期
2023/24 公布課程框架
2024/25 學校可試行新課程的內容
2025/26 正式在小一和小四推行
逐年
循序推展
2026/27 擴展至小二和小五推行
2027/28 在小一至小六全面推行
支援措施
教育局會為學校和教師提供一系列的支援措施,包括:
-
每所小學 35 萬的「一筆過津貼」;
-
小學科學教師專業培訓證書課程(30 小時)
-
小學科學課程領導專業培訓證書課程(15 小時)
-
小學科學教育學習圈;
-
科學探究活動學與教資源
-
小學科學網上學習平台,以及
-
《小學科學科安全手冊》
小學科學科課程的重點和內容
「探新求知、樂學活用、創造未來 」是小學科學科的課程理念, 課程著重培養學生對世界和周遭環境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求知慾,通過豐富的「動手動腦」科學探究活動,培養科學過程技能,並建立基礎的科學知識和概念,從小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能力,同時建立對科學與科技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為中學階段的進階學習打穩基礎。此外,課程強調科學及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連繫,融入創新科技相關的課題,鼓勵學生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基本工程思維,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提升科學和創意思維。
《科學(小一至小六)課程框架(擬定稿)》涵蓋四個範疇,包括「生命與環境」、「物質、能量和變化」、「地球與太空」和「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共設有 15 個主題,當中清晰列明學生在小學階段不同年級所需掌握學習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課程框架就每個課題提出具體的學與教活動建議,包括相應的科學探究及設計與製作活 動,方便教師於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
範疇一:
生命與環境
本範疇旨在幫助學生探索生命的奧祕,以及生物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喚起對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生活的關注。通過本範疇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生命科學知識,並實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了解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依存的關係,並培養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以及保育環境的意識。
範疇三:
地球與太空
本範疇旨在引導學生探索地球與太空的奧祕。通過本範疇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地球科學和太空科學知識,從地球的歷史、日常的天氣現象、太陽和八大行星等課題,培養對地球作為人類資源之泉的保護意識,以及對浩瀚宇宙的欣賞和感歎。
範疇二:
物質、能量和變化
本範疇旨在幫助學生了解物質和能量的基本概念,並探索它們的變化及相關現象。通過本範疇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物理科學知識,從物質、能量、力和運動、簡單機械等課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及科技應用,培養對世界周遭事物的好奇心。
範疇四:
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
本範疇旨在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之間的密切關係。通過本範疇的學習,學生能夠設計和製作工程模型 或產品,將所學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和創新設計,培養基礎工程思維;並初步認識科學的本質,知道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以及建立科學態度和精神;亦明白善用科學、科技與工程能夠造福社群,貢獻國家和社會。
小學科學科「一筆過津貼」
「一筆過津貼」預計於 2024 年 3 月底前發放,適用範圍包括:
-
採購相關的學與教資源(如科學探究活動套件、相關應用程式);
-
添置與科學科相關的教具,以及教學輔助設備;
-
進行簡單工程或購置傢具,優化現有常識室/課室設施(如購置活動桌椅、加裝插座、安裝洗滌槽等);
-
作為代課津貼,讓現職教師參與科學或 STEAM 相關的培訓;以及
-
聘用教學助理,協助教師籌劃開設小學科學科的工作。